有人感应探测器对防护舱的影响
众所周知,ATM机防护舱控制系统三个核心设备:控制主机、有人感应探测器、电锁,这三者的产品选择对防护舱的使用有着决定性的作用。本文特别对有人有人感应探测器对防护舱使用的影响作深入的探讨,以供各厂商在这一方面的选型设计。
目前,防护舱的有人感应探测器有3种类型:
-
主动式红外对射探测器
-
被动式红外接收探测器
-
漫反射光电开关
除上述的探测设备之外,也有其它的探测方式,但因为不是市场的主流产品,因此本文不作评述。下面,我们一一探讨这些有人感应探测器对防护舱使用。
-
主动式红外对射探测器,是目前市场使用量最多的防护舱探测器,其工作原理是使用红外线一发一收,通常在离地110CM 高处安装。当用户进舱挡住红外光线时,探测器会发出有人在舱的信号。
这种探测器优点是信号作用稳定、探测面积集中(拦腰探测)、只探测110CM高的人员,对小孩(110CM以下)不作有人在舱判断。
这种探测器缺点是两组红外探测电眼间隙太大的话(25MM以上),会出现探测不到人的情况;另外,它还容易受各种光线的干扰,包括日光灯、节能灯、车灯、阳光及红外灯,特别是摄像机的红外灯,与其的发射电眼头是同一种元件,所以特别容易对其造成干扰。
如果选择主动式红外对射探测器作为防护舱的有人感应探测器,在设备选择上,需选择搞干扰能力强的产品,在安装设计时,两双对红外的间距最少设计为20MM,一个防护舱可以设计使用户4对红外电眼头,以保证整舱无死角探测。
-
被动式红外接收探测:适合在顶部安装,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探测人员入舱时的温度变化(即人体温度与舱内环境温度的温差)对人员在舱进行判断,从而作出有人与否的探测。
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优点:其一是可以吸顶安装,在侧板是玻璃村料的防护舱可以使用,其二是探测范围大,基本没有探测死角。
其缺点也非常明显,其一是探测方式是探测温差的变化,因此,作出有人判断的时间非常短,在人员进舱时有温差变化,探测器此时可探测到人员存在,当用户进舱后使用ATM机时,身体动作不大,探测器就无法探测温差的变化,无法作出有效判断,对用户造成不便。其二是探测深度大,在顶部安装,探测距离直达地面,因此,对儿童也进行有效探测,经常会发生儿童锁舱事件。其三是如果防护舱环境温度与人体温度一样时,无法作出有效探测。
如果选择被动式红外对射探测器作为防护舱的有人感应探测器,就需要在控制器算法上加以减少上述缺点的影响,有时还需要增加一些辅料设备,配合使用以达到有效的探测效果
-
漫反射光电开关: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装在防护舱各个部位,其工作原理是集光发射器与接收器为一体的传感器,当用户入舱后,人体将发射器发出的光线足够亮地反射到接收器,从而判断人员存在与否的探测设备。
其优点是安装方便,不受空间限制;可探测静止不到的人体,适合防护舱使用;其探测距离可调,对小孩(110CM以下)也可不作有人在舱判断,但在实际调试上会比较复杂。
其缺点是对人员的衣着颜色会产生不同的探测效果,对深色衣服探测距离短,对浅色或白色衣服探测距离长,因此,在设置探测距离的操作上非常麻烦。设置不好会产生误判。
如果选择漫反射光电开关作为防护舱的有人感应探测器,需注意两个问题。其一,现场设置探测距离需要考虑衣着颜色,另外还有考虑小孩(110CM以下)的探测,这两都有矛盾之处。其二是要选择探测面积比较大的漫反射光电开关。
除了上述三种有人存在感应探测器之外,还有其它的探测器(如镜反射光电开关等)也在部分厂商使用,本文不作一一说明,总而言之,厂家使用何种探测设备,一定要根据其特点及工作原理作相应的调整,以符合防护舱的整体要求。
- 上一篇:ATM机防护舱产品设计的8大基本原则 [2015/6/12]
- 下一篇:ATM机防护舱国家标准技术探讨 [2015/6/12]